5月 26 2011

Spin doctor

Published by under 咬文嚼字

刚来英国的时候,在政治新闻中看到 spin doctor ,不明所以。只知道用 spine doctor 形容“脊医”的,不知道还有 spin doctor。后来常看到 spin 在政治新闻中单独使用,终于猜出这和新闻公关、控制新闻、影响舆论有关,比如当时布莱尔的新闻官 Alastair Campbell,就老被记者叫做 spin doctor,即使不能说是贬义,但至少不带敬意。但还是不知道为什么会这么叫。

上个星期天听 BBC Radio 4 的 15 By 15 节目,说的正是 spin。原来 spin doctor 还是源自美国。Spin 是来自棒球术语,投手可以通过投出旋转球(spin)来迷惑击球手。其实在板球(cricket)中,spin 也相当普遍,投球手根据专长,会分作“块球手”(fast bowler)和“转球手”(spin bowler)。移植到政治上,就是指新闻、政策出台前,先要经过一份包装变换,用以引导听众。Spin doctor 出现在政治新闻中,是在1980年代里根时期开始的,当时里根的新闻班子,就被记者们叫做 spin doctors。Spin 加上 doctor,更带有一点幕后操纵的感觉。

在英国 spin doctor 叫法的盛行则从布莱尔时期开始,最著名的 spin doctor 就是 Alastair Campbell了。在电影 The Queen 中,他就是那个在戴安娜刚刚身亡,就在为布莱尔准备讲话稿,在稿纸上写下了“people’s princess”的那个。当电影中的布莱尔对他的这种行为略表反感时,他还反唇相讥道:“难道你宁愿我什么都不做?”不过根据布莱尔自传,这个 people’s princesss 的说法是他自己想出来的。

No responses yet

5月 22 2011

Anglo-EU Translation Guide

Published by under Lost in Translation

这些天网上流传着一份 Anglo-EU Translation Guide 用幽默的口吻,指点如何听英国人说话的“弦外之音”。其中有不少嘲笑英国人说话客气绕弯,但其实也是嘲笑欧洲人(想像对象是法国人)说话粗鲁傲慢。后来我在这个博客上看到分析这份对照表的由来,证实了我的猜测,英国人也写过文章教人理解法国人说话,比如“I will be clear”在英国人看来就是说“I will be rude”。

2011-05-22 anglo-eu translation guide

其实这份对照表中的不少表达方式,都是在比较客气、但又需要据理力争的场合,比如外交谈判等等,普通生活中没有这么极端。不过英国人说话讲究“低调”(understatement)是比较出名,我觉得这也是英语国家的习惯,但其它地方人没有英国人的习惯这么深。

说话“低调”误事的一个有名的例子发生在朝鲜战争中,雪马里战斗中(英国把这一仗称为Battle of the Imjin River),受到志愿军猛烈进攻的英军第29步兵旅旅长 Tom Brodie 向上司汇报说“情况有点糟”(a bit sticky),在英军系统中,这就是“情况危急”了,但是他的上司美军第1军理解成了“情况还行”,结果既没有对29旅实行增援,也没有下令撤退。Tom Brodie 不愿意在美军面前示弱,只能下令死守,造成格罗斯特团1营被围歼。

另一个“低调”的例子是 editor 这个词的用法。Editor 是指“编辑”,这没有太大歧义,但是在英国报刊中,“主编”也是 editor,而很少有人用 editor in chief 或 chief editor。所以说用 editor 就要很小心了。《卫报》出的《卫报写作规范第三版》(Guardian Style: Third Edition)作者 Amelia Hodsdon这么教我们:

如果你是主编,editor 前要加定冠词 the,比如 Alan Rusbridger is the editor of the Guardian,因为主编只有一个;

如果你只是一个小小的编辑,editor 前要加不定冠词 an,比如 Amelia Hodsdon is an editor of the Guardian,因为你只是许多编辑中的一个。

4 responses so far

5月 18 2011

Daily Quote: A meeting of equals

Published by under Daily Quote,英语阅读

2011-05-18 Irish Examiner

英国女王访问爱尔兰,是英国国家元首100年来第一次访问爱尔兰,上次在1911年,爱尔兰还是大英帝国的属地,这次则是“两位国家元首的平等会晤”。爱尔兰报纸 Irish Examiner 的头版社评,就是以这一时刻为焦点:

“昨天下午12点47分,当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的爱尔兰总统宫贵宾留言簿上签下她的名字时,英国与爱尔兰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永久的改变。这是一个具有深远心理影响和象征意义的时刻:作为英国元首,在爱尔兰的土地上,她不过是爱尔兰总统的客人。这是两位具有同等地位、相互尊重的邻国之间元首的会晤。这是一个值得爱尔兰人骄傲的时刻。”

AT precisely 12.47 yesterday afternoon, the course of Anglo-Irish relations changed forever when Queen Elizabeth II signed the visitor’s book at Áras an Uachtaráin. It was a deeply psychological and symbolic moment, an acknowledgment by the British head of state that she was in Ireland as a visitor, a guest of the Irish head of state, President Mary McAleese. It was a meeting of equals, a coming together of the representatives of two neighbouring nations in mutual respect, a moment of which the peopel of Ireland can rightly be pround.

17 responses so far

3月 11 2011

Vice-Chanchellor

Published by under Lost in Translation

一则3月8日在中国广播网上的新闻是:

英国16所大学副校长联名要求政府取消留学生限制

新闻中提到:

中广网北京3月8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日前,英国16所大学副校长联名致信内政大臣,呼吁政府取消限制留学生签证发放的计划,称这一做法将影响学校资金,进而影响一些课程的开设。

把英国大学的校长(Vice-Chancellor)望文生义地译成“副校长”是前几年中文媒体常犯的错误,当年杨福家被聘为英国诺丁汉大学的校监(Chancellor)被许多中文媒体报道成“被聘为校长”,引起混淆和争论,没想到现在还在犯这个错误。

英国大学的校监(Chancellor)是一个荣誉性职位,勤奋的校监会积极为在外推广大学、争取各种资源,不然的话校监的任务就是出席毕业典礼和在学生毕业证书上签字了。

校长(Vice-Chancellor)才是英国大学的最高负责人。在苏格兰的大学中,校长被称为 Principle and Vice-Chacellor。副校长是 Pro-Vice-Chancellor。

以上新闻的来信在这里:

Cuts in the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spells disaster

No responses yet

2月 28 2011

Daily Quote: Gentlemen who lie for the good of their country

Published by under Daily Quote

这是英国间谍小说作家 John le Carré 的新书  Our Kind of Traitor 中两位人物的对话,其中的 Perry 是一位牛津大学讲师,Hector 是一位英国情报人员:

Perry: Aren’t you supposed to be the gentlemen who lie for the good of their country?

Hector: That’s diplomats. We’re not gentlemen.

Perry: So you lie to save your hides.

Hector: That’s politicians. Different game entirely.

One response so far

2月 26 2011

The Chinese Are Coming

Published by under 咬文嚼字

由BBC记者Justin Lowlatt 主持的两集纪录片 The Chinese Are Coming 展现的是在非洲、巴西和美国的本地人面对中国经济在当地的扩张有什么样的反应。中国经济在全球的发展,对于这些地区的普通民众来说,早已不仅限于便宜的货品,而是有着更加切身的影响:工作机会的失去、商业竞争、环境污染甚至文化的改变,在纪录片中看到的,除了有羡慕和赞赏之外,通常还有戒备、反感和恐惧。

纪录片的标题 The Chinese Are Coming 是来自一句有特定含义的常用语 The Russian Are Coming。这是在冷战初期,美国对于苏联的扩张甚至入侵都带着一定程度恐惧的时代,这句话据说出自美国国防部长 James Forrental之口,全句是“The Russians are coming. The Russian are coming. They are right around. I’ve seen Russian soldiers.” 当时(1949年)他已患有精神病,不久就自杀了。不过后来有人指出他当时并没有说这句话,是他的政敌编造的。

无论如何,The Russians Are Coming 反映了当时美国人的心态,所以一直流产下来,用来形容当地人对与一个外来的、对当地生活方式产生威胁的一类人或事所带有的恐惧,但这句话说出来时,有时是带有对当地人的同情,有时捎带贬义,有时用于调侃而完全没有了“恐惧”之意,所以并不反映说这句话人的态度。这部纪录片用这个标题,指出的是当地人确实对所有与 Chinese 有关的事务有一定的担忧。

这句话的变种包括 The Japanese Are Coming 有时用来形容日本对外的经济扩张,还有 The Brits Are Coming 有时用来形容许多英国演员在好莱坞发展这一现象。一般都要根据上下来判断说这句话的语气是什么。

No responses yet

2月 23 2011

glass escalator

Published by under Word by Word

在 Cordella Fine 的新书 Delusions of Gender 谈社会对女性的偏见,其中提到,职业女性面对着“玻璃天花板”(glass ceiling) 和 “玻璃悬崖”(glass cliff),而职业男性呢,如果选择了传统上被认为是“女性职业”比如护士、图书管理员或是教师,就会遇到“玻璃滚梯”(glass escalator),被自动送到“楼上”的管理或其它“男性化”的位置--当然待遇也会变好。由此可见这些男性周围的人,乃至整个社会是如何看待男女分工的。有一点要指出的是,在本书研究的西方社会,只有白人男性才能坐得上“玻璃滚梯”,少数民族男性是另外一种偏见--种族偏见的受害者。

No responses yet

2月 07 2011

Daily Quate: Elan

Published by under Daily Quote

布莱尔在他的自传 A Journey 中,说到领导人的位置需要“夺取”时,写道:

I felt that the position of leader had to be taken with some elan, not necessarilty at the ‘due’ moment, but seize almost, if you will.

Elan 的意思是 enthusiastic vigor and liveliness,用作褒义。Elan 实际上应该写作 élan,因为这个词来自法语,但现在几乎都写作 elan 了。

布莱尔谈的是他如何争取到工党领导人地位的历史。有趣的是,在1994年7月21日他正式成为工党领袖的第二天,《纽约时报》的报道标题是:

Man in the News: Tony Blair; A Laborite with Elan

One response so far

1月 24 2011

She’s a good sport

Published by under Daily Quote

在电影 The King’s Speech 中,Helena Bonham Carter 演的约克公爵夫人第一次造访口吃治疗师、Geoffrey Rush 演的 Lionel 时,Lionel 问她是怎么找到他的,她说她去找了治疗师协会的主席(或是其它头衔,记不得了),那位主席推荐了 Lionel。Lionel 的回答是:

She’s a good sport.

这里 Lionel 当然不是说那位推荐人擅长体育运动。用“a good sport”称赞某人,是指他/她有体育精神、处事公平、赢得磊落又输得起。

这句话在电影以后的故事情节中有所解释,显然这位推荐人不会不知道 Lionel 没有学术资历,但是对他的经验能力有信心,所以仍然向约克公爵夫人推荐了他。

在苏格兰电影 Gregory’s Girls 结尾处,剧中的一位和 Gregory 约会的女孩 Susan 跟他说起另一位他心仪的女孩 Dorothy时,说了一句“She’s a good sport”,也是同样意思--因为 Dorothy 把 Gregory “让”给了 Susan。当然说这句话时其中细微的差别,需要上下文才能体会。

有时还有人会用这句话中的 sport 双关意义来开玩笑,比如去年年底《苏格兰人》报的一则新闻标题是:

Queen proves she’s a good sport at Christmas

新闻内容是女王圣诞演讲中重点提到的通过体育活动来建设社区和谐云云,而不是说“女王有体育精神”。

One response so far

1月 08 2011

Pray – please

Published by under Word by Word

Andrew Taylor 的犯罪悬疑小说 The Anatomy of Ghosts 设在1786年的伦敦和剑桥,在对白上他模拟了当时的语言风格,除了话一般不直接说,显得特别客气之外,还有几处有趣的用语。

一处是其中的一位仆人说到

“…not for all the tea in China…”。

我有点疑惑的是这一说法的流行是在英国大量输入中国茶叶之后, Sarah Rose 有关英国盗取中国茶叶技术的书 For All the Tea in China 就是用的这个19世纪的流行语作书名,但是这个词最早是什么时候开始用的,是在1786年之前吗?

另一语言现象是书中大部分人的对白,在现代人用 please 地方,都用 pray。我问了一些英国人,回答是 pray 用作“请”是一种古老的、正式的用法,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用了。在网上查了一下,pray tell 似乎是唯一还在用的组合,用于很客气很正式的场合。

但是书中还同时出现了 please,一位仆人在和主人说话时,用了“if you please”,可见 pray 和 please 可能在当时是同时在使用。“If you please”其实是“if it pleases you”的简写,现在就缩成了 please。如果看英国拍的古装剧,常能听到“if you please”这句话,现在很少听到了。

找到一个解释英语词组的网站 phrases.org.uk,虽然量不是太大(超过1600个词组),但是解释得比较详细,挺有用的。

3 responses so far

« Prev - Next »